关于我们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

188-7472-8048

联系我们
成都品茶
联系人:张先生
电话:188-7472-8048
手机:188-7472-8048
Q Q:2956006700
邮箱:2956006700@qq.com

公司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
快速掌握成都品茶技巧:3分钟闻香识茶指南

成都人喝茶讲究“色香味形”俱全,而“闻香”是品茶中最灵动的环节——它能瞬间唤醒感官,让你在茶香中捕捉茶叶的灵魂。掌握以下技巧,3分钟即可学会闻香识茶,像老茶客一样优雅品鉴!

一、闻香前准备:选对茶具,唤醒茶香

盖碗或白瓷杯:

成都茶馆常用盖碗(三才碗),因其敞口设计能让香气充分散发。

若用玻璃杯或白瓷杯,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容器(如塑料杯),以防干扰茶香。

温杯烫盏:

冲泡前用沸水烫洗茶具,既能清洁,又能提升杯温,激发茶香。

成都老茶客常说:“温杯如暖场,茶香才肯登场。”

二、闻香三步法:从干香到冷香,层层解锁茶韵

1. 干茶香:初遇茶的“第一印象”

操作:取3-5克干茶置于温热的盖碗或手心,轻摇后深吸一口气。

关键点:

绿茶(如竹叶青):干茶有清新的豆香、栗香或兰花香,若带青草气则可能杀青不足。

茉莉花茶:干茶应有浓郁的茉莉花香,若香气刺鼻可能是添加了香精。

黑茶/普洱:干茶可能有陈香、木香或仓储味,若有霉味则品质不佳。

成都茶客小贴士:干茶香能快速判断茶叶是否受潮或变质,是品茶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
2. 盖香(热嗅):捕捉茶的“灵魂香气”

操作:冲泡后立即盖上碗盖,闷3-5秒后揭开一条小缝,将鼻子凑近碗沿深嗅。

关键点:

绿茶:热嗅时花香、嫩香明显,若出现焦糊味则可能炒制过度。

乌龙茶(如铁观音):热嗅有兰花香、桂花香或乳香,香气高扬持久。

红茶:热嗅带甜香、果香或蜜香,若酸味过重可能是发酵过度。

温度:热嗅时茶香最浓烈,但需避免烫伤鼻腔。

香气类型:

成都茶馆话术:老茶客常说“这茶盖香正”,指香气纯净无杂味。

3. 叶底香(冷嗅):品味茶的“余韵悠长”

操作:茶汤饮尽后,将泡开的茶叶(叶底)倒入温热的盖碗或茶荷中,待温度降至手温时闻香。

关键点:

冷香特征:冷嗅时若仍有清香、甜香,说明茶叶品质优良;若冷香消失或出现异味,则茶叶可能陈化或工艺有缺陷。

叶底状态:优质茶叶底柔软有弹性,若叶底硬脆或颜色暗沉,则原料或工艺不佳。

成都茶客经验:冷嗅是判断茶叶是否耐泡、香气是否持久的关键步骤。

三、进阶技巧:闻香识茶的“成都密码”

区分天然香与人工香:

天然茶香层次丰富(如先花香后果香),且随冲泡次数变化;

人工添加香精的茶,香气单一刺鼻,且快速消散(通常第二泡就明显减弱)。

结合季节与茶类:

春茶:香气清扬,如绿茶的豆香、花茶的鲜灵花香;

秋茶:香气浓郁,如乌龙茶的果香、红茶的甜香;

陈年茶(如普洱):香气沉稳,可能有木香、药香或樟香。

闭眼闻香法:

闭上眼睛专注闻香,能更敏锐地捕捉香气细节,避免视觉干扰。

成都茶艺师常用此法训练嗅觉灵敏度。

四、常见茶类香气速查表(成都茶馆版)


茶类

典型香气

劣质信号

绿茶    豆香、栗香、兰花香、嫩香    青草气、焦糊味、陈味    

茉莉花茶    鲜灵茉莉花香、甜香    香精味、闷浊味    

乌龙茶    兰花香、桂花香、乳香、蜜桃香    酸馊味、青味(做青不足)    

红茶    甜香、果香、蜜香、薯香    酸味过重、焦味    

黑茶/普洱    陈香、木香、樟香、菌花香    霉味、堆味(渥堆过度)    

结语:闻香识茶,是成都生活的诗意仪式

在成都的茶馆里,闻香不仅是品茶的步骤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——用嗅觉感知四季流转,用香气连接人与自然。掌握这3分钟技巧,你也能像老茶客一样,通过一缕茶香,读懂茶叶的前世今生,更读懂成都人“慢中见真味”的生活哲学。

下次喝茶时,不妨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——让茶香带你穿越喧嚣,抵达内心的宁静。

在线QQ